大师风采第七期——李煜昊
发布时间:2018-06-29 来源:湖南冶金材料院有限公司

近日,长沙经开区人社局(人才中心)联合产经周刊推出的《大师风采》系列第七期讲述了我院李煜昊“从业近三十年,练就一双熔炼雾化领域‘火眼金睛’的故事。

0.jpg

他是敬业的班长,是一线的工人,也是穿着工服的研究员

在我院,众所周知,粉末冶金研究所雾化制粉班是一个优秀的班组。他们总是能超额完成工作任务、解决熔炼雾化技术领域的种种难题,让我院粉末冶金技术始终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他们班组研发生产了各类粉末,有些产品被列入国家“八五”军品配套计划项目,用于我国新型航空发动机核心部件的钎焊。

这个优秀班组有一个优秀的领头羊李煜昊同志。

他自加入我院工作,二十七年来, 总是起早贪黑的那一个身影,无怨无悔,充分发挥了模范先锋作用,2017年获得集团公司优秀个人奖。他爱岗敬业,将班组的工作安排的井井有条的同时,他总是穿着工作服站在第一线,做那些脏活累活。他多才多艺,精通钳工、焊工、机械、强电和弱电,也是羽毛球、乒乓球高手。

他勇于革新技艺,敢于啃硬骨头,深知实践出真知的道理,也十分清楚自己的定位。他说,“科研工作者是负责研究,而我们则要把产品做出来,二者缺一不可。”很多时候生产一些新产品,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操作说明,他只能自己摸索。去年我院接到一批3D打印材料订单,对熔炼班来说,它是一个全新的材料,第一次生产的时候成品率只有18%。李煜昊和大家一起,不断反复地试验,通过喷水、漏管,半年之后成品率基本上达到了38%。时间的历练,让他成为了一名做实验、搞创新的科研大师。

像李煜昊这种具备创新意识的技术型人才和以经验为主的技能型人才正是我院发展所需要的。

图片2.jpg

大师绝技——熔炼雾化领域的“火眼金睛”

雾化制粉技术,主要是把一种或多种金属原材料通过一定的配比放入熔炉中,加热到一定的温度融成液体,去除其中的杂质后,将这些液态金属倒入专门的管道,进入雾化机,最终在高压水/气冲击下变成需要的高性能粉末。

其中,将金属液体加热到什么温度是产品是否合格的重要影响因素。

熟能生巧。李煜昊大师与金属粉末“打交道”了近三十年,让他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熔炼金属原料的时候,仅通过肉眼他就能知道温度是否达标,而且非常精确。也就是说,李煜昊只需要观察金属液体的翻滚状态和颜色变化,再结合大致的熔解时间,就可以判断出金属液体出炉的时机和条件是不是达到了。

 

免责声明:本站支持广告法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极限化违禁词",如不慎出现仅限本站范围内对比,不支持以任何"违禁词”为借口举报我司违反《广告法》的变相勒索行为!
本站部分素材来源互联网,以传播信息为目的进行转载,如涉及版权请直接与客服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