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6日,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各单位与企业应加快深度融合、加大材料产业内的横向联系,共同推动我省科技创新与工业发展”的指示精神和科学部署,在张剑飞副省长的牵线和组织下,中国航空工业第608研究所(应用单位)、湖南华曙高科(3D打印及设备)、湖南省冶金材料研究院(原材料供应方)、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学院(基础研究)于湖南华曙高科共商我省航空领域金属3D打印技术。
许小曙博士给我们介绍3D打印汽车空调系统
华曙高科董事长许小曙博士、陈勃生常务副总等对我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带领我们参观了3D打印相关展品产品、生产设备。华曙高科目前拥有当今国际上最为先进的SLS快速成型系统、材料研发实验室、力学测试实验室、完善的激光粉末材料及3D打印设备生产线,集材料研发、产品开发、技术服务、设备制造于一体,产品包括尼龙、塑胶、金属、陶瓷等的无模具分层制造,应用领域涉及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组件制造、医疗、文化创意、建筑规划、工业设计等行业。
许小曙博士演示3D打印设备仪器操作
我院院长闵小兵与余勇博士请教许小曙博士瞬间
随后,四方织召开了技术交流会,各方代表分别介绍各单位情况和发言,并深入探讨了合作内容及相关技术问题。
许小曙博士表示,“我省新材料有很好的基础,副省长张剑飞指示我们各企业单位之间应调动资源、整合优势、深度融合、共同推动我省乃至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目前,国外已将3D打印应用到航天航空部件制造领域,例如GE公司某些产品已通过FAA认证。我国的航空部件制造技术仍落后于发达国家、处于追赶水平,因此,我们更应有紧迫感,现在就要瞄准国际最先进技术、抓住这个机遇,行动起来;否则,5年之后、10年之后,仍然是落后。飞机上有数以千万计的部件,我们可以从设计件、实验件、模具模型件入手,最终实现自主研发与创新产品的生产与应用。”
中国航空工业第608研究所陈豪湘副所长简介了608所,该所始建于1968年,是我国唯一的集预先研究与型号研制于一体的中小航空发动机和直升机减速传动系统设计、试验研究所,属国家一级保密单位。随后,陈豪湘副所长分析了我国航空部件(例如发动机)制造相对落后的原因,并表示航空部件制造领域对先进材料及3D打印技术都是有需求的,但航空材料都须精益求精、稳定可靠,无论是热端、冷端,还是运动件、静部件。我们的目标定位必须是长远的可靠的实用件,而不仅仅是试验件和模型。因此,陈豪湘副所长、徐有良副总设计师及其团队提出了几个需重点研究的关键课题:材料成分的精确可控;材料微观组织结构的分析表征;3D打印材料表面、形位的精确程度;3D打印材料的结构强度与使用性能及其是否达标;如何降低材料生产、部件制造成本。
我院院长闵小兵表示,张剑飞副省长很重视我省各科研院所与学校、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希望我们四家与材料产业密切相关的单位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对于航空材料来说,是非一次性的,产业化非一朝一日之事,我院将在现有金属材料的研究与制备的基础上,尽力配合完成相关基础技术研究与高新技术攻关等项工作。
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学院袁铁锤副院长表示,其团队现已做了3D打印材料表面性能等方面的测试,3D打印材料结构强度和使用性能的分析检测及相关基础研究工作正在进行中。
随后,我院刘东华副处长和余勇博士汇报了我院3D打印金属粉末制备技术与研究进展:我院是国内较早涉及3D打印金属粉末制造领域的单位之一,目前技术已相对成熟,主要技术是采用真空气雾化制粉设备,通过选择合适的生产工艺,最终制备出氧含量低、球形度好、粒度分布范围窄的3D打印金属粉末,包括304L、316L、17-4PH不锈钢粉,In718、In625等高温合金,以及CoCrMo等医用3D打印金属粉末材料。
会必议,议必决,决必行,行必思,思必果
最终,四方一致决定从一两个具体典型部件入手;拟定了几种经费支持和组织模式;由中国航空工业第608研究所确定具体部件及要求,其余单位立即启动工作、提出技术解决方案,促进合作项目方案出台;工业发展在于创新、创新在于团队,今天齐聚一堂的是一群极富行动力与经验的实干家和满腹情怀与激情的梦想者,大家齐心协力,共铸中国航空腾飞梦!